top of page

我與《變形金剛》的愛恨情仇

難得又有一個系列迎來了第五集,我就比照上個月的《神鬼奇航》來談談我對《變形金剛》前四集的看法。跟《神鬼奇航》有些相似的是,這個系列對我而言也有很特別的意義,只不過方向不太一樣。直接一點來說,《變形金剛》系列,又或者應該說麥可貝導演,教會了我什麼叫因愛生恨。

時間先回到十年前,我小學剛畢業的那個暑假,那個時候進戲院看完《變形金剛》的我真的是興奮到想馬上找人討論裡面哪一台機器人如何變形、使用哪一種武器、怎麼打爆另一台機器人,而這部電影也是我當年暑假進戲院看的電影中最愛的一部。時至今日再次回顧,第一集做為無腦爽片仍然有很高的品質,在爆破和有時候有些低俗的笑點之間抓到了很好的平衡,完全滿足了我愛看巨大機器人的幼小心靈,絕對是麥可貝前幾名好看的電影。

兩年後,對第一集印象深刻的我當然對第二集的上映異常興奮,那時候我就跟了一團同學和一位老師一起在放學後去看(散場後還發現我爸媽和我哥也是看同一場......)。結果......老實說我還看得滿爽的。當然我之後也是有看到影評一面倒的負面評價,他們也是說得合情合理,像是低俗和種族歧視的笑點過度氾濫、物化女性和劇情多處不合理等等都不是無的放矢。我之所以會比較不在意這些部分一方面是年紀輕沒想太多,對低俗笑點的部分也沒有特別感冒;另一方面,也是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看到機器人合體啦!!!

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合體以後的大力神會有兩粒蛋蛋,還那麼輕易就被美軍的超電磁砲打掛(散場後馬上就跟老師吐槽這點,日後我發現這個槽點其實是個相當不祥的徵兆)但是對我這種小時候看機器人動畫的小孩來說,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正點的機器人合體就是正義、就是浪漫!可能就是因為這種很單純也有點幼稚的原因讓我沒有大部分的人那麼討厭第二集,當然我要是現在重看的話,照著近幾年個人痛恨麥可貝的趨勢是滿有可能加入多數人的。

接下來,就來到了我對這個系列,某種程度上甚至是觀影人生的轉捩點。在第二集評價爆炸後,麥可貝親上火線,說他「在某些層面」拍爛了,也順便嘴砲一下編劇工會的罷工讓整部電影的拍攝非常艱苦。對於說不上討厭第二集的我來說,這個說詞還挺合理的。接下來他又說第三集將是他的最後一部變形金剛,他絕對會拍好拍滿。這個時候我就覺得不管如何,我最後都會感到很難過失落。如果麥可貝是個信守承諾的男人,第三集就會是一部完美的娛樂饗宴,我從此以後也再也看不到這麼好看的變形金剛了;如果不是的話,也不用解釋了,就是現在這個樣子。

就這樣,相信著人性光明面的我抱著極高的期待進入戲院看第三集,然後悵然若失地離開。回想起來我在整個觀影過程中並沒有特別的憤怒情緒或無奈嘆息,至少到最後收尾之前是如此。客觀來說這一集整體的用心度和完成度比之後的第四集高很多,低俗笑點比起第二集大量減少,也確實是有幾個有新意、看得出來絕對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動作場面,它甚至是我印象中第一部在第三幕的高潮中放一道沖天光柱的電影(《復仇者聯盟》晚了它一年才上)。其實在我看到的大部分評論也真的都把第三集當作系列第二好看的一集,也可能就只是我剛好到了不再能接受麥可貝風格的年紀。

我覺得真的觸發我討厭這部電影的關鍵就在最後極端隨便的收尾,還有麥可貝在回應影評時又說了「我是拍給千千萬萬影迷,不是拍給幾百個影評」這種幹話(那種白爛收尾你他媽有臉說是拍給影迷看的?),然後沒過幾年又開始準備拍第四集。以此為開端,每當我越回想這部電影,我就越討厭它。首先是這部電影給人的期待,排除我本人一開始抱有的高度期待,這集一開始的劇情就不斷涉及陰謀論,把整部電影的故事性和格局講得煞有其事,但它其實就是部無腦電影,前兩集雖然也是,但他們至少沒有打腫臉充胖子。

更讓我不滿的是,為了顯示這部電影好像真的是那麼一回事,還特別找了John Malkovich和Frances McDormand這兩個實力派的演員加盟演出完全是在浪費他們才能的沒用角色。這麼說下來,我或許討厭這部電影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勝過討厭電影本身,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絕對是我開始討厭麥可貝的契機,而且還是討厭他為人勝過討厭他的導演功力。

想當然耳,第四集要上映的時候,早已對麥可貝與人性感到失望的我自然是沒有打算要去看,但這時候一位電影同好來敲我的門了:

「我不敢相信我正要這麼說,不過我手上有變形金剛4的票,你要跟我去看嗎?先說我會去看完全是因為票是免費的。」

「時間就是金錢啊......」

雖然我是這麼說的,但為了確認電影是否真的那麼糟,我們還是一起去看了這部電影。雖然我認為抱有先入為主的想法去看一部電影是不對的,但是對麥可貝這個信用破產的傢伙我實在很難不這麼做,而結果也真的就是那麼糟。看完以後我回家就很憤慨地寫了創下當時我個人在文章長度與措詞激烈程度新高的發洩文(之後說不定會在這邊發表)。

就品質而言,第四集或許是整個系列最低落的一集(我不敢想像第五集會更低,不過誰知道呢?),第二集和第三集的動作場面都還能感覺是在拍攝上有經過精心安排與規畫(這也是麥可貝公認的強項),這集的動作戲除了那場芝加哥空戰感覺是有經過設計的以外,其他部分真的就是有人在演,也有攝影機在拍,我甚至不確定那台攝影機後面有沒有人在操控。只能說錢太好賺,導演就連努力都懶得嘗試了。

更讓人火大的是,雖然結尾高潮的部分(為了錢)把場景搬到了中國,看起來是要添加不同的元素,但骨子裡還是一樣的,連一點努力的跡象都沒有。這邊先不提柯博文馴服恐龍金剛那幕完全反映了美國人最醜惡的一面(真的是我看過數一數二噁心的一幕),我前陣子剛好在電視上看到這集的時候還有注意到另一幕。那段是男主角與壞人追打到一間看起來很傳統的香港民宅中,然後男主角就很順手地拿起了一顆美式足球丟到壞人臉上。嗯......美式足球......在傳統香港民宅裡......因為我沒有住在香港的朋友,所以注意到這點以後我退而求其次,去問了住在澳門的朋友,他回答:「雖然不是不可能,但這應該是麥可貝的YY。」這傢伙大概就真的是懒到連風土民情都不先考察就直接用美國人的一般情況代入場景。

綜觀整個系列,機器人越來越多,能記住名字的卻越來越少;劇情的處理越來越隨便,第二集吞吐沙漠的合體大力神可以被美軍一發解決,第三集最後密卡登隨隨便便就被我一點也不在乎的女主角煽動;本來應該是變形金剛賣點的「變形」也不斷被淡化,第二集我還能看到讓我很興奮的合體畫面,第四集的反派機器人就直接改成從汽車分解成小方塊再重新組合成機器人。麥可貝就像是在不斷消費觀眾對系列的愛的同時持續省略觀眾本來愛的元素,只要一直有觀眾買帳,他就繼續運行這個惡性循環(他這次又說這是他拍的最後一集,我這次學乖了),這也是我為什麼會立下評價不好就絕不付錢進場的誓言。

照目前的評價看來,如果真的有很想看到我對第五集想法的人存在的話,他必須出錢請我去看。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2015/12/10 created by Young Lin.

  • Facebook App Icon
  • Twitter App Icon
  • Google+ App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