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直視性別認同《阿莉芙》

實在不敢說自己有接觸過很多同類型電影,所以這麼說可能也沒什麼公信力,但我還是認為《阿莉芙》是部相當有特色的電影。片中對異於常人的性別認同都抱有理解與關懷的態度,也沒有過度渲染苦情與迫害,還包含了導演一貫的幽默風格調劑氛圍,讓整部電影看下來的感覺是暖心而非激動。

本片總共有三條主線,分別從想要變性的部落頭目接班人阿莉芙、二十幾年苦戀無果的罹癌變性人Sherry和對家人隱藏自己女裝癖的公務員Chris展開。

阿莉芙面對的是傳統觀念的父親無法接受自己的性別認同,Chris則是女裝癖被伴侶安琪發現後關係破裂,乍看之下兩邊都是隱藏的性向被撞破而引發的問題,但本質上還是有所不同。阿莉芙的頭目父親是觀念與想法上無法接受,安琪的糾結更多在於害怕自己長久以來的生活只是謊言。他懷疑對像其實不是真的愛自己,甚至需要透過主動求歡來確認,感覺這反映出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女裝癖不等於同性戀的現況(異性戀女裝癖我第一個想到的會是爛片大導艾德伍德)。

到最後,頭目透過直視了解狀況與時間的流逝,雖然沒有認同,但還是選擇了心痛接受;安琪雖然想要Chris回到自己身邊,但對他的愛好與其說接受,更傾向於眼不見為淨的放任,結果到了尾聲還是破鏡難圓,處於分居狀態。兩條主線向觀眾提供了不同的面對態度導致的不同結果。

剩下一條線,也是個人最喜歡的一條線,是講變性人老闆娘Sherry與自己愛了至少半輩子的老吳共度不長的餘生。在得知自己剩下不到一年的壽命後,Sherry就決定要與老吳做為夫妻度過這段時間。他人生最後的心願就是領寫著兩人名字的結婚證書,還有在兩人出遊時像是一般的中年夫妻一樣請路人為他們拍照。一直以來對老吳付出百分之百「情」的Sherry,其實到了最後就只是希望對他始終是「義」大於「情」的老吳能與自己同調,平凡對他來說就是那麼難以企及。另外在這條線,導演用了很多靜態長鏡頭捕捉這個偏向單戀關係的尷尬時刻,足見他對兩位演員演技的信任。考慮到一個演技好到入圍本屆金馬獎,另一個是導演的固定班底,這一點也不奇怪。

電影中沒有描述到護家盟這類敵視不同性向的族群,主要衝突都來自家庭內部。阿莉芙和Chris的案例很明顯,Sherry的告別式上老吳也講到他早因動了變性手術被家人斷絕往來。現實中比起激進的仇視組織,抱有「不要發生在我家就好」態度的漠視族群其實更多,我自己也不敢說聽到自己身邊的人是同性戀、變性人或有女裝癖不會先愣一下。感覺本片的另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平常對不同性向避而不見的人好好注視一下這個族群。

全片環繞著性別認同問題,主題下能涵蓋的議題,像是跨性別、同性戀、變性人和女裝癖,幾乎都有觸及,而能將這一切都濃縮在97分鐘的片長就相當考驗導演的功力了。在這方面實在無法說有做到盡善盡美,三條主線間的切換和各自時間上的控制讓我無法完全了解一些角色心境的轉變。不過我認為導演對個別鏡頭內情報量的掌控非常精準,像是阿莉芙去安琪家中會多看少了相框的櫃子一眼這類的小細節。事實上本片探討的議題廣度已經遠超過導演過去的《父後七日》(《龍飛鳳舞》我只看過後半段,不太確定),可能還在尋找適合的做法吧!

還有一個我有注意到的小細節是字幕時不時會出現中文字幕寫「他」,英文字幕寫“she/her”的情況。個人猜測是要在人稱上去性別化,只是我也不知道英文去性別化的第三人稱要用什麼代名詞。這篇文其實也有試著這樣寫,不知道有沒有人因此看得很混亂。

總之,我不覺得這是部完美的電影,但絕對是一部有特色的電影,看完以後應該能讓更多人直視不同的性別認同,而不是視而不見。

評分:★★★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2015/12/10 created by Young Lin.

  • Facebook App Icon
  • Twitter App Icon
  • Google+ App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