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卷搖滾上宇宙《星際異攻隊》

有鑑於下個禮拜續集就要上映了,我就在這邊介紹一下漫威在台灣討論度(與美國比)相對低迷的電影:《星際義工─我是說《星際異攻隊》。

首先我想先講一下我認為這部電影所代表的意義。誠然,這絕不是漫威最好的作品,那個位置在去年的《美國隊長:英雄內戰》加入戰局前一直都只由《鋼鐵人》佔據。不過它絕對是漫威宇宙截至目前為止最特別的一部電影,特別到我想當年北美票房大賣應該也有些出乎漫威高層的預料,也特別到觀眾願意透過票房發出「我們就是要看點不一樣的東西!」的聲音。

接下來要說的只是根據我的觀察所得出的一種可能性。在《星際異攻隊》成為當年的票房大黑馬後,越來越多另類風格的漫畫英雄電影相繼問世。漫威有一陣子可能是被《鋼鐵人3》的Shane Black嚇到,對導演的個人風格展現十分保守,還跟幾個導演鬧了些不愉快,也是在這部大賣之後轉變,也因此前陣子《雷神索爾:諸神黃昏》的預告片能別開生面,讓觀眾看到與前兩集截然不同的風格;Fox之前死活不給過關的《惡棍英雄:死侍》也在這之後終於被批准(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其他因素);DC的《自殺突擊隊》也感覺就像是DC電影宇宙對漫威推出《星際異攻隊》的回應,甚至還撞了一首歌。說歸說,這也只是一種可能性,搞不好它純粹是搶到頭香也說不定。

是說台灣的觀眾應該也比較不了解這部電影的火紅程度,畢竟它在台灣真的賣很慘,我去Box Office Mojo查這部的海外票房甚至找不到台灣的資料(住美國的朋友對《自殺突擊隊》在台灣賣得比這部好表示震驚),原因有87%跟片名取太鳥脫不了關係。

講了這麼多對大人世界的揣測,現在終於要回到電影本身了。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形容,我認為這是一部非常清楚自己定位的電影。說他是英雄片,比起《復仇者聯盟》裡面那群各自有獨立電影的英雄,星際異攻隊的五個成員分別來看都只是B咖,甚至是C咖。說是科幻片,想要達到Star Wars和Star Trek的高度又是談何容易?

不過真的要比的話,你說別人有浩克,我們也有個格魯特;別人有Millennium Falcon和Enterprise,咱家的Milano混在其他船裡面也不會被看出差別,適合潛行,還有播放音樂的功能;別人有John Williams史詩級的經典配樂,我們也有Awesome Mix Vol. 1啊!(記得我當初看完的第二天就去youtube把裡面所有歌都找來又聽了一遍)

以上的比較差不多就是我對這部電影自我定位的解讀。與其正經八百地循著老路企圖成為星際史詩,或是學黑暗騎士搞深沉,不如另闢蹊徑,用高笑率的喜劇風格貫穿全場,成為一部歡樂、充斥著美國70、80年代流行音樂的星際冒險。個人認為,一直到"Come and get your love"開始播放,然後克里斯普瑞特抄起麥克風(X)唱歌跳舞,這部電影才算正式開始(對不起了,星爵的老媽)。這樣的風格,只要核心重點處理得當,成果雖然不如有五部電影鋪墊的復仇者壯闊,也無法如星戰一般經典,卻也是一部富有娛樂性的科幻英雄片。

至於這部電影的核心重點,其實就是有吸引人的有趣角色。不管在哪一種類型的電影,好的角色都是一大加分。星際異攻隊的成員有五人,他們各自沒有獨立電影,所以角色的刻劃不能學《復仇者聯盟》,基本上跟X戰警系列集中火力描繪金鋼狼比較像,而被選做主角的是團隊中唯一的人類(白人)星爵。這個角色有點嘴砲,也有點貪小便宜,基本上是個放到其他電影都會是丑角的角色(還真沒有想到有哪個主角會在大魔王面前......考慮到台灣票房很差,我先不要暴雷好了),但是做為這部電影的主角效果也不錯。飾演他的克里斯普瑞特在演出本片前也是個萬年綠葉,印象中他在那之前有當主角的電影也只有《樂高玩電影》,那還只有配音,在這部之後他就一瞬間爆紅,一連接了好幾部演主角的片約。

配角方面,最突出的毫無疑問就是火箭浣熊和樹人格魯特。火箭是個桀傲不遜的法外之徒,平時表現強悍但內心脆弱,不管是動畫還是布萊德利庫柏的配音都賦予這個角色生命與靈魂;格魯特則是火箭的好夥伴,從頭到尾只會說兩句話,還只有火箭聽得懂,要是說性格和心境複雜是一些角色吸引人的特性的話,格魯特迷人的地方就在於整個角色展現的單純。老實說看到火箭開始幫格魯特翻譯的時候我真的是直接想到星戰的Han Solo和Chewbacca(不過兩對角色的問世誰先誰後我沒查就是了)。

與前三者相比,同樣是團隊成員的葛摩拉和德克斯就沒那麼吸引人,兩人都身負滅門的血海深仇,但礙於電影篇幅,都只有口頭提到,只是講得再多都沒有火箭那一場酒後發狂,流露內心脆弱的那幕來得有力。

反派的話......應該是全片最弱的一部分,整體弱度跟《雷神索爾:黑暗世界》有得比,兩邊的黑人手下都還比較搶眼一點。對我來說反派最大的功用就是現場應證「壞人不能話太多」這句警世名言,基本上反派方只要一開始廢話就會被主角群用各種方式打臉。反觀主角碰到反派就二話不說開火,這惡搞我挺喜歡的。

當然這部電影除了反派以外還挑得出一些缺點,像是一些地方的劇情轉得很硬,還有一些不太合理的部分我相信都是很多人會抱怨的地方。劇情不重要那類的話我是說不出來,不過至少它的優點有吸引我的注意力,讓我沒有繼續將缺點放大檢視。要我說的話,絕對比漫威近期的《蟻人》和《奇異博士》優秀,很推薦平常有看漫威電影但漏掉這部的在第二集上映前先去補一下。

所以這部電影到底怎麼樣呢? Something good? Something bad?

答案在最後也給得很明確。

A bit of both!

* 凱文貝肯沒演第二集真是太可惜了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2015/12/10 created by Young Lin.

  • Facebook App Icon
  • Twitter App Icon
  • Google+ App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