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無心之過,仍是過《關鍵少數》

今天再來挑一部最近的電影談起,《關鍵少數》是一部1960年代從黑人「女性」角度出發的電影,光是這點就算是蠻難得一見的題材,雖然種族歧視議題在好萊烏電影中已是屢見不鮮,但這近幾年來從黑人女性出發的倒是不多,所以在電影院上映後我便把他列為必看之一,看完後也的確對當時黑人的想法能多少更了解一些,至於電影的鋪陳與拍攝我倒是覺得四平八穩,沒有特別的突出或是令人驚豔的地方,因此我接下來會著重於這部電影背後實質意義的部分來討論。

這部電影是真實故事所改編的,整部電影圍繞在三個黑人女性身上,主角Katherine Johnson是個數學極為厲害的計算員,她的好友Dorothy Vaughn則是計算人員的代理主管,另一位Mary Jackson則是一位工程師,他們三個人分別展現的個性與面向也很不同,雖然不同,但卻是完整展現當時黑人對於受到歧視的態度,他們三人都在美國NASA裡工作,而當時的NASA主要是以白人男性為主,更是凸顯了女性的社會地位在當時根本很難有其他機會,好,基本上背景先大概講到這。

所以這部電影有充滿濃濃的火藥味嗎?其實並不然,有趣的地方反而是一開始他便告訴你俄國人已經把人類送上外太空,然而美國卻還沒辦法達成,接著在許多場景中,每當俄國人進度超前時,或是大家期待著火箭升空時,無論白人或是黑人,大家爭相在電視機前面守候,看到俄國超前,人人心情低落,看到自己「國家」的火箭升空,皆是喜極而泣,從這裡可以觀察到,在甘迺迪時期,雖然還是有種族歧視問題,但國家意識也逐漸提升,對於都是「為了美國」的認同感增加,這算是其他黑人電影比較少著墨的地方。

另一部份是在這部電影中的這三位黑人女性角色,我個人認為他們各自的性格刻劃出當時黑人對於社會歧視的主要態度,主角Katherine Johnson在面對種族歧視的情況中,是屬於比較安分守己的(雖然有對主管暴怒過),但基本上她總是會默默的自己難過並忍下去,不過對於女性議題反倒更為激進與有自己的論調,例如當她聽到一名想要追求她的上尉講出一些有點歧視女性意味的話語,她便勃然大怒,轉身就走,我想這跟她當了數年的寡婦有點關係,畢竟她一人要撫養3個女兒,需要一人扮演雙親的角色,必然在這部分多少有自己的想法。

至於計算員的代理主管Dorothy Vaughn,則是做了主管的工作卻始終升不上去當真正的主管,對此她頗有怨言,不過她的遠見與手腕卻是一流,夾在白人主管與管理其他黑人女性之間,懂得運用那中間的灰色地帶,她曉得他們自身所受到的歧視,但卻很少將種族歧視這件事說出口,而是想盡辦法提升他們自身的價值而受到重用,在IBM電腦即將取代人力計算時,她講出了一句很重要的一句話:「即使電腦取代了計算,還是要有人類去按下按鈕。」因此她找出他們的出路:「程式語言」,所以在大家對於程式語言還不熟悉的情況下,他們決定在物質控制人們之前先來控制物質,這在當時來說算是很有遠見的想法,也事後證明她的做法拯救了他們的工作,而最讓我欣賞她的地方是,她除了增進自己以外,連同她的下屬也一起加強他們寫程式語言的能力,而在白人女主管要求她來管理IBM的電腦時,她堅決要求一定要帶上她的其他黑人女性下屬一起來,否則她不接,這讓我看到了他們的團結力,一致對外,但更有趣的是,他們卻又不是排外,在後來白人女主管希望能帶一些白人女性近來學習程式語言時,Dorothy Vaughn則是雙手張開歡迎他們,這個氣度瞬間高下立判,這反映了當時黑人女性們的團結力,也展現了Dorothy Vaughn她的智慧,懂得合作包容的重要。

最後當他如願以償地升上了主管時,她的白人女主管第一次稱她:「女士」,過去皆是直呼其名,然而這當中那女主管曾經對她說道:「我希望你知道我並沒有對你們有歧視的意思。」而Dorothy Vaughn則回道:「我相信你以為自己沒有。」這部份很有趣,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其實當時有些白人認為他們對於黑人並沒有歧視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故意去打壓他們,這些感覺總是不經意地發出,無意識地對於他人造成傷害,所以以現在人的眼光來看,這部電影中白人處處歧視黑人,不過在當時他們卻是渾然不知的,那現在反過來想想,我們是不是在說我們沒有歧視外勞或是其他族群時,卻仍無意識地做了些歧視的行為呢?又是否我們內心真的沒有歧視了嗎?還是我們也是渾然不知,或是故意縱容那感覺罷了!

另一位黑人女性角色Mary Jackson有著工程師的頭腦,卻始終無法成為NASA的工程師,只因為她是位黑人女性,也因為如此,她對於種族歧視的問題表現較其他兩人張揚,她傾向於反抗體制,最後走上法院訴訟一途,最後也確實取得了資格而成為工程師,值得注意的兩點是,第一,她在法庭上說服法官的言論,並不是一般對於種族平等或是反歧視的那套說詞,她動之以情,也做足了功課,對於法官內心真正看中的事情一次便抓住,在這裏就先不破梗,畢竟這段算尤為精彩,第二,她的丈夫對她影響也較為深遠,她的丈夫也是位黑人,對於當時社會給他們的壓迫非常不滿,因此他總是提一些上街抗議或是抵制的行動,並參加遊行,而在電影中則是以讓自己的小孩看黑人被壓迫的新聞來吐露他激烈的立場,激烈卻不暴力的反抗,這多多少少讓原本他的太太Mary Jackson本來不想進法院,最後推了他太太一把使其走上法院爭取自己的權利。

這三位黑人女性讓我看到了勇敢的智慧:女性意識、團結、體制內的反抗。而當他們三人在車內聊起工作上的種種歧視時,雖偶有不快,但皆迅速的轉換自己的心情,唱起歌、跳起舞來,並在這艱困的社會中怡然自得,這樣的自得其樂更讓我看到黑人女性們的柔軟度,懂得自嘲,又懂得如何憑著實力取得平等地位,卻又避開與白人的直接衝突,我想這應該是當時黑人女性生活態度的最佳寫照吧!

話說當我看到追求Katherine Johnson的上尉出場時,我笑了,這不是雷米丹頓嗎XD (可惜戲份不多><)

(人物本尊)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2015/12/10 created by Young Lin.

  • Facebook App Icon
  • Twitter App Icon
  • Google+ App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