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名聲的絕對值 《是誰在造神?》

藍斯‧阿姆斯壯何許人也?他是個在抗癌成功後回到賽場,連續七年贏得環法自行車比賽冠軍的自行車手,電影講述了他人生中高潮迭起二十年。

要講我看這部電影最強烈的感受的話,我還是從高中時代校長在朝會講的小故事開始講起會比較合適。

「在環法自行車賽的最後關頭,阿姆斯壯與另一名選手並駕齊驅。就在關鍵的彎道處,阿姆斯壯的對手跌下了車。正當現場觀眾以為勝券在握的阿姆斯壯要直奔終點時,他停下了車。然後阿姆斯壯...扶起了阿姆斯壯。」

先不論那個因為非常奇怪而成為一代校內梗的結尾(雖然那是我記得這小故事的原因),我相信校長當時想表達的是我們應效法阿姆斯壯這個勵志象徵的運動家精神。

但這個小故事在我聽完的一年多後應該就不可能再被拿出來講了,因為我第一段沒說的那句:「他的七個冠軍都是靠打禁藥得來的。」

加上這一條情報,我不只不會想這個故事勵志層面的意義,還會在阿姆斯壯扶起對手(不是自己)的時候幫他加一句OS:「反正哥打過針了,下車扶你起來再贏也是綽綽有餘!」

這也是我看這部電影最感慨的地方,只要早個六七年拍,阿姆斯壯抗癌的過程不會幾分鐘帶過,而會佔至少一半的篇幅,整個車隊施打禁藥的過程更是不可能被拍出來,總之絕對會變成完全不同的電影。

但事實就是,阿姆斯壯的謊言被拆穿,建築於其上的神話故事也土崩瓦解。少了神話濾鏡所帶來的反差,讓本就不光彩的現實看起來更加可憎可鄙。也因此校長說的小故事,無論真實與否,都不可能出現在電影中......

就跟同一年上映的《大賣空》和《驚爆焦點》一樣,《是誰在造神?》也是一部描繪謊言越滾越大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雖然沒有前兩者優秀,但也絕對堪稱佳作。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打了禁藥所牽扯到的人證,就跟次級房貸的爛帳和被神父性侵的男童一樣不會自動消失,真的有心追查還是能找到真相。與其他兩部不同的地方在於,電影的視角並不是聚焦在追查方身上。

雖然電影是要描述這個騙倒了全世界的騙局始末,但更重要的是主導騙局的阿姆斯壯是怎麼樣的人。一開始,我們看到有實力,也極具求勝野心的阿姆斯壯第一次參加環法賽,看到對方車隊一整隊遙遙領先便認定對方全體使用了禁藥。

「別人可以,我為什麼不行?」這一點也不罕見的想法一生,他就慫恿全隊使用禁藥,從此踏上了禁藥人生。從電影的詮釋來看,他也從來都不為打了禁藥感到可恥,打了禁藥被抓到才是。

其實阿姆斯壯就像是成長於惡劣環境(那個年代自行車選手使用禁藥相當氾濫),最後終於走上歧途的人一樣。他或許在心底深處痛恨著環境,但所作所為無非是在進一步惡化問題。

有主導騙局的人,也會有揭穿騙局的人,其中著墨最深的就是電影改編原作的作者David Walsh。Walsh是在阿姆斯壯成名前就有過接觸的體育記者,原本也頗看好他。在阿姆斯壯癌後復出,他是第一個察覺不對勁的人,直接向他的同事表示:「我看過阿姆斯壯騎車,他沒那麼厲害,不是打了針就是吃了藥!」(差不多這個意思)

從此他與阿姆斯壯槓上,理由其一是記者追查真相的使命感,其二是他熱愛這項運動,「不想看一群化學家上場比賽」。雖然給阿姆斯壯補上致命一擊的不是他,但他絕對是最窮追不捨的一個。

說到這邊,我想回頭談一談這部電影開頭的第一場戲,準備第一次參加環法賽的阿姆斯壯與正在採訪他的Walsh比賽手足球,阿姆斯壯在談話間製造Walsh的空檔,趁機打進致勝一球,勝出的阿姆斯壯直接要求Walsh剃了一臉鬍子。第一場戲就告訴你,他的勝利是騙來的,而且贏了還不給人留情面。如此作風,對方日後豈有手下留情的道理?

那麼阿姆斯壯就只是個不付出努力還問心無愧的騙子嗎?也不能這麼說,身體接受化療後重返賽道所需要的努力絕對遠不只打幾針藥。從立意來看,他執著於奪冠也或多或少是要讓人更加重視他的基金會與癌症治療的研發。片尾他被宣判禁賽時的抗議也再再表達了他跟Walsh同樣熱愛這個運動和比賽,不然也不會在退休數年後復出。

但在所有動機之上,他更著迷於勝利,為了勝利,他可以做任何事。原本他大可以只以一名抗癌成功後再起的選手馳騁於賽場,但獲得的關注不會那麼多,因此他選擇用藥物將勵志故事變質為傳奇神話。也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嚮往英雄與奇蹟的存在,所以無論民眾媒體都自動忽略質疑這個動作。電影裡阿姆斯壯也在演講的後台說「我只是講了他們想聽的而已」,指出騙局的成功與普羅大眾的盲目也脫不了關係。

只是把自己捧上神的地位,就必須受到別人用神的標準檢視。泡沫神話被戳破以後,之前積累的名聲並不會用減法歸零,而是直接乘上負號。這也是為什麼阿姆斯壯的謊言如此轟動、受到的譴責如此劇烈。

我不知道阿姆斯壯在身敗名裂後是不是跟李斯被腰斬前一樣有東門黃犬之嘆,還是說他的想法更接近勞勃狄尼洛在《喜劇之王》中的台詞:「寧願一夜為王,也不願終生庸碌。」(Better to be a king for a night, than a schmuck for a lifetime.)

我只知道他做出了選擇,也為這個選擇付出了代價。

* 最後還是不得不提一下飾演阿姆斯壯的班福斯特。再算上去年的《赴湯蹈火》,已經連續兩年交出拿了奧斯卡我也沒有怨言的演出,絕對是近年最被低估的演員!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2015/12/10 created by Young Lin.

  • Facebook App Icon
  • Twitter App Icon
  • Google+ App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