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平凡的幸福《天才的禮物》

想說最近也來挑部院線片寫好了,其實早在這部上映前,有一次在網路上偶然瞥見他的預告,就決定要來看這部電影,一半是衝著美國隊長有演,看他能不能跳脫出他那英雄角色的框架,另一伴是衝著對於這導演過去《戀夏500日》的好印象才決定一看,說真的,我看完《天才的禮物》,個人認為這導演還是別拍甚麼《蜘蛛人驚奇再起系列》好了,走溫馨感情路線是真的蠻好的,頗賺人熱淚。

以下無雷:

從預告片可以看出,這似乎又是個標準的爭奪小孩撫養權的戲碼,然後親子間的互動描摹,並述說主角瑪莉艾德勒(麥肯娜葛瑞絲飾)還有他的舅舅法蘭克艾德勒(克里斯伊凡飾)的心境轉變。

導演並未使用過去《戀夏500日》的穿插過去與現在的敘事手法,而是單純的平鋪直敘,藉由人物之間的對話互動,還有國小老師的旁觀者角度去摸索劇情,一步步帶出整個故事的背景和艾德勒家族之間的愛恨情仇。

整部片導演用了一些很美的畫面來顯露整部戲的情感,夕陽西下的海邊對話,看得當下我都忘了原本他們當時的對話,因為真的很美啊~~

從預告片中還有電影中其實就那麼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當一個大人詢問那天才小女孩時,問說為何她喜歡和她舅舅在一起,她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他在發現我的聰明前就要我了。」

其實這段真的很令人深思,過去我們常常說不要以貌取人,因為當我們遇到一個不認識的人時,總是先以對方的外表建立起初步的印象,接著從談吐中來了解這個人,然而,外表的亮麗仍舊時常影響我們對於一個人的看法,但這部片並非述說這一點,但我認為亦是相去不遠。

從這部電影可以和最近的議題多少有點關係,本人並非高才資優生,過去是在一所普通的社區高中就讀,對於天資聰穎的學生我這就以一個旁觀者來講一下我的想法。

在最近的社會事件可以看到出,媒體常常把「建中=怪物」、「75級分=才子才女」、「醫科=天才」之類的詞語掛在頭版與嘴邊,不停的神格化這些「天資聰穎的學生」,在定型化大家對這群學生的印象後,對於這些學生為更高的道德義務要求,塑造出有種因為你很聰明,所以你不應該拿這種重要場合開玩笑的感覺,或是因為你很聰明,所以你需要犧牲奉獻給這國家妳的智力這樣才對得起國家的栽培,亦或是你很聰明,也該非常孝敬父母,聽從他們的安排,乖乖念書就好,種種的社會期待加諸於這群天資聰穎的學生身上,無形的造就了他們極大的壓力,逐漸使他們與一般學生的生活出現脫節,下課時不再是玩樂,而是不停地加強自己其他才藝或是回家念書,當然大多數的天才學生不用念書就能考高分,也有正常的交友圈,但殊不知仍「有些」頂尖聰明的學生,也想過著與普通人無異,能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純粹的友誼而不再夾雜著課業與競爭的關係,而這社會給予他們極高的殊榮和稱讚,獎金與工作機會,這些東西,卻只因為看上他們的天資而非這個人的本性,在這些學生眼中,若要用這些機會和資源來換取他們自在的童年,我想就會如這電影中那小女孩的不情願吧!而對於這些天才學生,或許能過上一般平凡的生活或許更是他們所夢寐以求的禮物啊!

以上為我個人對於這部電影綜合最近社會新聞的想法,無雷心得也到此一段落,而我們之後也會在每部電影最後為一個小評分,滿分為4星,來藉此為大家能有個小基準去判斷我們對於電影的評價。

《天才的禮物》★★★

==============================防雷線=================================

這部電影整個疑問跟重點都在那小女孩媽媽的遺志究竟為何,並圍繞著是否該將她送去資優學校或是普通的公立學校,這也就造成了法蘭克還有小女孩的外婆伊芙琳艾德勒之間的衝突,他堅信他的妹妹會希望瑪莉過「正常的」童年,因此法蘭克堅持讓瑪莉進入一般公立學校;而法蘭克的母親(瑪莉的外婆)向法院尋求監護權,認為瑪莉是位「萬中選一」的數學神童,應該接受特殊輔導,為一生獻身於數學而準備。從私下到法庭,最後到庭外和解,卻一直隱含著幾個問題,他的外婆跟他的媽媽之間的情感糾葛,以及小女孩瑪莉艾德勒的真實想法。

其中有一段當瑪莉得知有生父出現在法庭的時候,情緒崩潰,她認為她的生父完全不愛她,甚至不想看她長甚麼樣子,而認為自己是沒人愛的小孩,而法蘭克為了安撫瑪莉,帶她去醫院看剛生出小孩時家人興奮的情景,告訴她:「這就是你剛出生時,大家的感覺。」是興奮而非不聞不問,這段讓我蠻感動的,簡單卻又深刻的感覺連觀眾也能打入。

至於後來法蘭克與瑪莉的國小老師情感線,說真的,即使沒有對劇情也影響不大,這部分是有點可惜。

裡面最大的轉折處應該就屬電影最後20分鐘的地方,法蘭克發現庭外和解是他最大的錯誤決定,將瑪莉送去寄養家庭,卻實質上讓瑪莉的童年生活完全破裂,那這部分導演又是如何去詮釋呢?藉由他們所飼養的貓Fred被送去流浪動物收容所安樂死時,法蘭克立刻衝進收容所將Fred抱出,接著立馬去寄養家庭的家把瑪莉艾德勒接出來,而Fred正是象徵著瑪莉的那份純真和同年,但當時伊芙琳艾德勒正在指導瑪莉算艱深的數學問題,希望她能繼承她媽媽的遺志,解開納維–斯托克斯問題(尚未被破解千禧年大獎難題之一),而法蘭克為了奪回瑪莉他打破對他妹妹的承諾,交出納維-斯托克斯問題的答案給他的母親以換來照顧瑪莉。

這裡有趣的是,當法蘭克交出納維-斯托克斯問題的答案給他的母親時,他的母親便只執著於答案的真實性,完全沒有在管她的孫女是否能繼續受到完整的照顧,而法蘭克也完全了解他媽媽的心思,因此為了換取瑪莉自在的童年,法蘭克便將答案交給他媽媽,而正當他媽媽懷疑這一切時,他說:「當初妹妹(瑪莉的母親)完成時,希望能在你(瑪莉的外婆)死後才發表這份完整答案。」瞬間,整個氣氛和劇情出現大逆轉,讓伊芙琳(瑪莉的外婆)了解到原來她的女兒是如此的憎恨她,也才慢慢睜開她管教過度嚴厲的雙眼,看清她女兒的真實想法。

那現在回想過來,又有多少個家庭仍舊被這樣的「虎媽」所控制著呢?而我們又該如何從適性發展與平凡的幸福中間去取得平衡點呢?電影的結局雖然美好,但這樣的事情在現實中依舊上演著。

最後,不得不說我個人覺得麥肯娜葛瑞絲好可愛啊~~~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2015/12/10 created by Young Lin.

  • Facebook App Icon
  • Twitter App Icon
  • Google+ App Icon
bottom of page